April 17, 2011

  • 發呆的星期天

    久違了,悠閒的星期天
    懶慵的賴在睡床,半睡半醒的那種知覺
    又或是醒來,在被窩中側耳細聽
    聽著窗外微風聲,門外腳步聲,床頭鬧鐘的答聲
    久違了,萬籟中一切的微妙;更久違的,是甚麼都不用做的,慢活的這境地

    同樣久違的,還有很多
    到咖啡室讀《蝸居》,在沙灣徑的海邊聽船笛聲
    和朋友一同練歌唱聖詠,拿著法文故事書查字典
    在教堂裡默想,祈禱和睡覺
    最懷念的是無端發呆,就是讓大腦片刻無人駕駛任意想像
    原來生活的充實和沉重,會令意志和靈魂中的這點輕省也被沉殿

    「事事有時節,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除栽種的亦有時
    殺戮有時,治療有時,拆毀有時,建築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哀悼有時,舞蹈有時
    拋石有時,堆石有時;擁抱有時,戒避擁抱亦有時
    尋找有時,遺失有時;保存有時,捨棄有時。」(訓道篇 3:1-6)

    在這個不太忙的星期天,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小雨,我想起這段聖經
    細細想來,還應該是「輕有時,重有時,發呆有時」吧
    主啊,在這個忙碌的時節,我向祢祈求的,可不是甚麼悠閒的星期天
    我只願祢保守我這點發呆的本領,(就如這一刻一樣)
    因為在發呆中,是祢向我說話;我知道,在這刻會和祢相遇。
    (祢不回答就當祢應承了,一言為定!)
    亞孟。

December 27, 2010

  • 旅行的定義 (reprise)

    「旅行到底是甚麼?」這不是別人問的,是我自己。

    經歷了這麼多的旅行,也一直以旅行的態度在生活,我終於可以為我的旅行下個定義: 旅行,是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而既然我們一直在學習與成長,其實,我們也一直在旅行。

    人生,就是旅行。

    — 《旅行的定義‧林鴻麟》

     

    很久很久沒有真正的旅行休息了。  這次的旅行,時間訂了很久,卻因事煩,一直沒時間詳細準備。  直到臨上機了,才匆匆打理行裝。  翻開書架找旅遊書,哈,讓我又再看到這本書,想起書中序言的這一段話。

    我們其實一直在旅行。  只要繼續的學習和成長,這個旅行一直不會終結。  有行李的和沒有的,身處遠方或近鄰的,要流浪的要落地的,有感情的有憎惡的,生活上此凡種種,都不外為這次旅行作個定義。

    不錯,人生,就是旅行。

December 16, 2010

  • 轉載 – Only Connect

    每年到了這個時節,新聞總會報導本年的風雲人物 (Person of the Year) 是哪一位。  大多數時刻,在心中只會說一句:大美國主義……關我鬼事! (記憶中比較佩服的一位,應該是1999年的 Person of the Year。 由於是千禧年,這年叫 Person of the Century,得主是愛因斯坦)

    網上投票盛行,連風雲人物也搞了個網上票選。 看了上週關於Person of the Year的新聞報導;還以為維基解密的阿桑奇必定大熱勝出。  嘿,原來是大熱倒灶,本年度勝出的是Facebook的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讀了這一篇編輯短評,串聯起近日身邊發生的事,忽然很有領悟。  為著相同的公平和義憤,同樣為著不同程度和不同定義的私隱,在同一個Facebook的平台上,自己近日的遭遇就如阿桑奇一般。  很喜歡文中所言,Assange 和 Zuckerberg就好像銅幣的兩面,代表著相同的價值觀 — 開放和透明(的力量)。  但在阿桑奇向任何勢力發動著「解密」的攻擊時,Zuckerberg卻以相同的理念建立了一個開放的平台,讓所有人自願在這個國度裡解下武裝分享資訊。  故此,被阿桑奇破壞了世界充满敵人,但Zuckerberg所建設的世界卻充滿朋友。  

    我想,這兩個本年度的icon,除了相同的價值觀外,也有著最根本的不同。  阿桑奇的所作所為,其原型可用零和遊戲代表。  而Zuckerberg的成就,卻建立在雙贏局面上。  連小學生也知道,Win-win position比Zero-sum game 優勝,問題是如何得到雙贏。  要逹成這個理想殊不容易。  原來除了價值觀外,策略和方針有時更見重要。  從本年度兩位風雲人物的事跡便可略知一二。

    阿桑奇的經歷是一個警惕。 在博奕學上,玩零和遊戲的人,多少也代表著一種同歸於盡的悲觀情緒。  撫心自問,自己會否也像他一樣過份悲觀了?  

     

    (以下轉載自 Time.com, Editor’s Letter on Person of the Year 2010 http://www.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2036683_2037181,00.html)

     

    Only Connect

    “On or about December 1910, human character changed.”
    — Virginia Woolf, 1924

    She was exaggerating — but only a little. Woolf saw a fundamental shift in human relations taking pla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between masters and servants, husbands and wives, parents and children.” Those changes, she predicted, would bring about transformations in every sphere of life, from religion to politics to human behavior. Few would say she got it wrong.

    A century later, we are living through another transition. The way we connect with one another and with the institutions in our lives is evolving. There is an erosion of trust in authority, a decentralizing of power and at the same time, perhaps, a greater faith in one another. Our sense of identity is more variable, while our sense of privacy is expanding. What was once considered intimate is now shared among millions with a keystroke.

    More than anyone else on the world stage, Facebook’s Mark Zuckerberg is at the center of these changes. Born in 1984, the same year the Macintosh computer was launched, he is both a product of his generation and an architect of it. The social-networking platform he invented is closing in on 600 million users. In a single day, about a billion new pieces of content are posted on Facebook. It is the connective tissue for nearly a tenth of the planet. Facebook is now the third largest country on earth and surely ha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s citizens than any government does. Zuckerberg, a Harvard dropout, is its T-shirt-wearing head of state.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sugges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ze of the cerebral neocortex and the number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 primate species can have. Humans have the largest neocortex and the widest social circle — about 150,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st Robin Dunbar. Dunbar’s number — 150 — also happens to mirror the average number of friends people have on Facebook. Because of airplanes and telephones and now social media, human beings touch the lives of vastly more people than did our ancestors, who might have encountered only 150 people in their lifetime. Now the possibility of connection is accelerating at an extraordinary pace. As the great biologist E.O. Wilson says, “We’re in uncharted territory.”

    All social media involve a mixture of narcissism and voyeurism. Most of us display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which is why social media are flourishing faster and penetrating deeper than any other social development in memory. Social media play into the parts of human character that don’t change, even while changing the nature of what once seemed immutable.

    Like two of our runners-up this year, Julian Assange and the Tea Party, Mark Zuckerberg doesn’t have a whole lot of veneration for traditional authority. In a sense, Zuckerberg and Assange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Both express a desire for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While Assange attacks big institutions and governments through involuntary transparency with the goal of disempowering them, Zuckerberg enables individuals to voluntarily share information with the idea of empowering them. Assange sees the world as filled with real and imagined enemies; Zuckerberg sees the world as filled with potential friends. Both have a certain disdain for privacy: in Assange’s case because he feels it allows malevolence to flourish; in Zuckerberg’s case because he sees it as a cultural anachronism, an impediment to a more efficient and open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t 26, Zuckerberg is a year older than our first Person of the Year, Charles Lindbergh — another young man who used technology to bridge continents. He is the same age as Queen Elizabeth when she was Person of the Year, for 1952. But unlike the Queen, he did not inherit an empire; he created one. (The Queen, by the way, launched a Facebook page this year.) Person of the Year is not and never has been an honor. It is a recognition of the power of individuals to shape our world. For connecting more than half a billion people and mapping the social relations among them (something that has never been done before); for creating a new system of exchanging information that has become both indispensable and sometimes a little scary; and finally, for changing how we all live our lives in ways that are innovative and even optimistic, Mark Elliot Zuckerberg is TIME’s 2010 Person of the Year.

     

    – Richard Stengel

December 5, 2010

  • 轉載 – 名校教了我什麼

    很久一段時間沒有更新網誌。  自己也在問,是為甚麼呢?  是工作太忙了,沒有心情,還是感到生活枯燥沒事可寫?

    其實,發生的事很多;只是泰半是不如意的。 相比考試,原來考試後的日子,比以前更要辛苦。 當中的難處,是要為自己定位和設定目標。  只是,工作間中的辨工室政治也同時在消磿。 這可是我的弱項。 交集之間,只覺每每事倍功半。

    直到最近確定了目標,心神定下來,才開始有心機拾起書本報紙品味一番。 也恰在此時,讓我讀到這篇文章。  哈,正說到我的心坎中。

    自己也是名校出身。 對作者筆下「倒模生產」式的教育也有一定的認識。  年少時我沒有如作者的觸覺,欣賞不到這種教育下的精髓 – 識時務、懂看人眉頭眼額、把握機會表現自己長處;只覺和身邊的同學理想不同。  踏入職場,才頓覺自己在這方面是如何的無知。  工作上的爾愚我詐,踏著別人上位,自己本不放在心上。 反正早在起點時已選定不走捷徑,別人做甚麼也無謂過問了。 你不願置身其中,但因為競爭,同樣的政治秀仍會不斷上身。

    老實說,這樣的生活反智又無聊,我受夠了。

    無奈,憤怒,無助,恐懼。  最後讀了這篇文章,我竟得到了意外的平安。  原來,這一切的矛盾,源自這個自起點便作出的選擇上。  這些微小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價值觀。  也許仕途短暫失利,但回顧總結,卻發現自己已經得到了最珍貴的 –  獨立思考、批判思想、對真善美的欣賞和追求。  這些都不能靠小聰明得到的。

    或許,一如過往每一個變卦一樣,人生旅途上的每一個驛站,都有著它獨特的意義。 在這一站,我發現了自己。

     

    (以下轉載自2010年12月5日《明報》副刊‧周日話題)

     

    名校教了我什麼——女校生的反思

    按圖片放大

     

    直資名校被揭發一大堆混帳,那部古老幻燈片機就在我的腦袋開動不斷重播我的中學校園片段,晃眼已是十多年前的泛黃舊事。

    我的母校,是港島區一家有逾百年歷史的女校,人稱「老牌名校」、「貴族學校」。我曾經為自己能夠入讀這樣的名校感到無比自豪,因為我們一班女生,既能說流利英語、又懂得吃西餐禮儀、亦能夠淡定自信於人前表現自己,根本唔將隔籬學校著旗袍紮孖辮的四眼妹放在眼內。

    直至我做了記者,我才發現,所謂名校生獨有的自信、傲氣,還有世故、現實,跟那隻只懂呱呱叫的井底之蛙,沒太大分別。

    八九六四那年,我在魚涌一間街坊中文小學讀小五。我是班長,自發貼了大堆剪報,發起同學手纏黑布。翌年六四1周年如是,我還記得我們和班主任一起哭。

    1991年,我被派到那所名女校升中一,班主任比我更興奮,我卻戰戰兢兢。

    我被編入全級最top的A班,噩夢開始——老師上課全講雞腸我聽唔明、英文堂默生字我無個寫得出、原校小學升上來的個個都已埋堆唔受我玩,和我一樣的外來生全班只有五六人,她們不是半唐番就是英文小學出身,來自中文小學的好像只我一個。

    中文堂,成為我的避難所,也是我唯一找回點點信心的課堂。可惜,我的同學都看不起中文,反而為自己中文成績遜於英文而感「自豪」。我很記得,中二那年我的同窗中文測驗全班最高分,她放學時卻苦瓜乾面口道﹕「我唔想自己中文咁叻,我要英文勁呀。」

    不單我的同學,後過渡期年代的修女校長,也不將中文放在眼內。中三起我加入中文辯論隊,校方對我們的重視遠不及英文辯論,我的大師姐隊員都是高材生,閒談時笑道﹕「校長唔理我地仲好,輸左都無壓力。」據說,修女校長的臉孔在回歸後180度轉變,小師妹通風報訊,Sister近年經常強調要向北望學好普通話,轉直資後又花大筆錢裝修搞個什麼孔子學堂,希望girls都要學好中國文化。

    名校,就是如此現實。它貫輸的價值觀是七個字——識時務者為俊傑。不單校長,老師、同學,都很懂得做人——做一個成功的主流香港人,當然離不開一個錢字。

    我的同學,家住干德道司徒拔道,每天司機駕勞斯萊斯定時定候接送。中二那年,富家女邀請我到她的大潭複式洋房,我到今天仍記得那個無敵大海景。那晚,我回到數百方呎的舊樓——我的家,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卑。

    同學雖然有錢,但她們不算show off——應該說,她們由開口講英文到言談間展現個人長處,是骨子裏自然流露的自信,外人覺得她們「寸」、「扮野」,但那其實是她們是獨有的上流社會溝通方式、貴族間的溝通密碼。午飯鐘響,校園是中英夾雜的喧鬧、好動女生在球場打英式netball而非籃球羽毛球、貪靚的討論暑假去歐洲買什麼名牌。沒有人會談六四,也懶理香港回歸將至。

    我當年自覺格格不入,這幾天我不停思考,這個年代獲獎學金的窮學生,入到直資學校後,可有當年我的自卑、孤單?

    年輕的我用了半年時間,流了很多淚水、開了多晚通宵,就全程投入校園生活,學懂說美國口音英文、不怕在堂上舉手答問題、在同學面前不再害羞,我學會了如何做個presentable的名校生。我的成績由包尾變成中等,更獲頒全年進步獎。我開始享受校園生活,和我的富家同學一起溫習看戲談天說笑。我享受自己被標籤成「A班精英」,有名人來校探訪,校長只會把他帶到我們A班;朗讀話劇跳舞我們A班都拿冠軍;老師最疼惜的又是我們A班。

    名校的遊戲規則是「精英制」,你入了A班、到獎,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如盛放牡丹成眾人焦點,其他班別的同學,只是你的綠葉。名校精英制,簡單來說是套用職場遊戲規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職場的上位伎倆,名校生早在少年十五二十時就學懂——懂得識時務、懂看人眉頭眼額、懂把握機會表現自己長處。但少女含苞待放的天真純情,去了哪兒?年輕人對社會的熱血,為什麼丁點都不見?

    中六那年,我被同學選了當Head Girl(雖然我不是會考狀元)。那年我18歲,成年了,看到所謂名校生、我的同學師妹,很多人雖然表面自信家境富裕,但其實心靈空虛,有的放學流連百貨公司不願回家、有的故意不穿整齊校服引人注意。我將我的發現告訴校長老師,希望他們多花時間關心同學,而非一味叫她們參加比賽幫學校攞獎。

    結果我被大罵,更被視為最不聽話的Head Girl。

    10多年了,如今,我不少中學同學都很有成就,有的是某某大公司主管、有的嫁了有錢人錦上添花。數月前,在婚宴重遇昔日的A班同學,她們說起自己的職業、老公、子女,當年班房裏的自信又再呈現,表現自己似乎是名校生的終身任務。

    可是,我已不再是A班那個小薯仔,我不想再追隨A班大隊了。

    離開名校投身記者工作後,我看到世界之大,不是只有干德道豪宅、生活也不是只有名牌攞獎、做人的價值也不是只懂得看人眉頭眼額。世界之大、胸襟之廣,是即使我們家住干德道,也知道香港有個地方叫深水埗,有很多板間房;即使我們追逐名利,也關心世界大事懂得分辨是非黑白,而非趨炎附勢。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訓練每個人的獨立思考、批判思想。但名校在這方面做到幾多?名校最成功的,是它大批倒模生產一個個典型香港人——實際、精叻、識上位、識表現自己。但更深層的價值——真、善、美,名校又教了幾多?

    這個每個名校生都應思考的問題。

    後記

    我不憎恨我的母校,畢竟它教曉我很多實際的。到今天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和我背景類近的中學同學。雖然她們不讀報、不關心時事,但都有一顆溫柔的心。我預科時的中文老師是我最尊敬的人,也是我的死黨。

    寫這篇文章,是希望香港人不要盲目貪慕名牌。所謂名校的教育理念,你作為家長是否認同?更重要的,是你希望學校教曉你的子女什麼?

    而我最希望,香港出色的窮學生與富學生,都有平等機會入讀優質學校,這卻是我對直資概念的最大質疑。

    文 蘆葦

    編輯 屈曉彤、劉逸芝

     

     

August 9, 2010

  • 仍然是要闖

    仍然是要闖 – Beyond
    詞:劉卓輝 / 曲:黃家強

    仍然是要闖  似昨日一樣  未懼別人在說多麼理想
    仍然是愛想像 感覺再度開始當初那樣一起唱

    將一切努力與熱汗  換上新的渴望
    將一切噩夢與絕望  全忘掉  全混帳

    總跟你路途上衝過  無論有幾多荊棘坎坷
    互助守望  共渡風浪  縱是滄桑 (I’ll always be with you)

    總跟你熱情地響往  難道困惱不敢於擔當
    越是失落  越是希望  我會甘心看一看

    一生中總有失敗  未曾後退去進取
    現實永遠崎嶇  以理想再去追

  • 接下來

    接下來 – 孫燕姿
    詞:廖瑩如  /  曲:李偲菘

    All I Wanna Do 
    I Do it For You
    心裡能感覺你們還在如此靠近的遙遠

    想念的瞬間 不斷浮現
    接受啊 身邊有點孤單
    我準備每個再見面

    *接下來 有好有壞 我只要 記得起點
    接下來 我去迎接 不後退
    接下來 可好可壞 有你們陪在每一天
    All I Wanna Do 
    I Do it For You*

    All I Wanna Do 
    I Do it For You
    就算啊 偶爾我覺得累 
    是了解 推著我向前

    Repeat *

    我們一起飛 飛得更遠
    All I Wanna Do 
    I Do it For You

    替我們實現 夢的極限
    讓我看得見 我的信念

August 6, 2010

  • 感恩

    一頓未有預先約定的午飯,一次短聚,解開了心底裡多年來的疑問。

    事過境遷,算一算年頭,已經六年了。  回想從前,當天那徬徨失措,忽然又重上心頭。  一直依稀覺得是你在暗中照顧我,今天終於得證實了。

    這當中又有一份的慚愧。  負方作賽,從前說是硬著頭皮頂硬上,現在想來,你也定必有關照罷。

    這幾年間,夙夜憂勤,愚鈍如我的也總有些寸進。  自己心知,本該可以做得更好的。  不過,有些事是性格使然,你說是剛直也好倔強也好,還是用時間來證明一切罷。  我自知沒有甚麼可以回報,但願這份骨氣和堅持,仍然可使你有半點安慰罷。

    考試快來了。  這次準備很夠,自己也當然很想過關,但又有誰可預知未來呢?  如果天主願意,祂必會成全於我;就如這六年來祂經你在我身上所成全的一樣。  「我們應常喜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 (得前 5:16-18)」  這一刻的我,縱然未知考途的去向,但仍心存感恩,讓我向你說出這一句:「教授,多謝你」

August 2, 2010

  • (轉載) – 周秀娜拍片撐時薪33元

    這兩年的暑假,o靚模熱成為了一時話題。  這班由拍寫真一炮紅的女孩,忽然間成為了城中備受熱捧的潮人偶像。  當然,很多有關她們的批評都是負面的。  例如公然賣弄女性身體,鼓吹以性和男性為中心的女性美 (所以寫真都以拋胸露背性感可愛為主要形象)。

    直到有一天,和小妹閒談之時,她忽然對我說:「在眾o靚模之中,我支持周秀娜,最起碼她不只是賣性感,她出位之外也有頭腦﹗」 嘿﹗ 真的教我一時語塞。  也真不得不承認,o靚模已成為了年青人的icon,她們的感召力,比起友人強大得多。

    本來對一眾o靚模沒有多大的好感。  也許是這種preconception,才讓我在讀了這篇新聞報導後有了這般的反思。

    周秀娜力撐時薪33元,這樣的新聞二條,故事性和話題性很高。  一時間由C1娛樂版「升呢」到A4港聞版,我猜當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宣傳的企圖 (果然是名不虛傳的「話題女王」﹗)。  也無謂考究短片中娜姐的對答是否事先預演或者有高人教路了,單單她願意拋身出來,這已經不是一般等閒之輩能做得到的決定了。  從功利的角度評議,這樣的表態,對她自身的利益實在是好壞參半。  當然,這更有助她建立自己豪邁敢言的形象,但相反亦可能使她受名利場中反對最低工資的有錢佬杯葛。  願意拋開利益犯險為社會公義發聲,實在不得不為這份勇氣而鼓掌。

    話說回頭,甘願在人前人後解衣露體,挑戰道德倫理,背負一身罵名,這又何嘗不是「豁出去」的舉動呢?  片段訪問中周秀娜談及對最低工資的看法,當中引述的生活經歷,畢竟也反映當事人的背景和思想。  當然,做o靚模有多少是為了生活有多少是為了虛榮,這的確是個難答的問題,我想連當事人自己也難以算清罷。  在口誅筆伐o靚模熱時,我們有否想過,這些在鏡頭前騷首弄姿的女孩,其實同樣也是這個社會的受害人?  除了賣笑賣性感外,難道她們沒有其他價值可堪貢獻嗎?  我們這個社會,有沒有提供足夠而合乎道德的其他途徑,讓這班年青人安身立命?

    不過,當既得利益者的思維仍停留在winner takes all的階段,這個社會的發展仍只會是一場零和遊戲,玩的就是有權勢有錢的如何榨取其他人每一分的剩餘價值。  所以,最低工資在他們眼中,只是一場討價還價,而非共同創造的社會價值和良心。  不怕你開天殺價,我總之就要你落地還錢,所以,每小時20元這連綜援也不如的水平在夠膽說出來。  人工太低吃不消麼?  年輕美貌也許還有點兒價值,你可願意賣嗎?  o靚模的青春、性感和身體,也許就是這場零和遊戲中另一種被剝削的剩餘價值罷。

     

    (以下轉載自2010年8月2日《明報》A4港聞版)

    周秀娜拍片撐時薪33元
    批捱貴租商家 轉嫁剝削工人

    按圖片放大
    周秀娜

    【明報專訊】政府最快在月底公布最低工資水平,由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民間爭取最低工資聯盟」,找來模周秀娜拍攝短片,分享未成名前只得16元時薪的親身經歷,並力撐33元最低工資。周秀娜批評,現時香港「樓貴租貴」,不少老闆因為捱貴租,而把經營壓力轉嫁到最低下層的工人身上,結果導致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

    第一份工時薪僅16元

    因為拍攝性感寫真而一炮而紅的周秀娜,10歲隨家人由潮州來港定居,本來家境不俗,但因父親經營生意失敗,一家人要賣樓抵債,搬到西環租唐樓居住。15歲已經要打工養自己的周秀娜,亦嘗過時薪低於20元的滋味。

    「我第一份工是15歲在連鎖快餐店做暑期工,還記得那時(2000年)時薪是16元,後來加人工,加到16個幾,是幾毫子幾毫子的加,不過當時不用養家,所以還可以接受。」

    中五畢業後,會考只得6分的周秀娜到銅鑼灣某商場當售貨員,然而因時值SARS疫潮,故底薪只有3000元,加上佣金月入仍不足6000元,「其實收入好不穩定,只好餐餐去茶餐廳食20元一個特餐,加上搭車使費,其實只剛剛養得起自己,根本無可能養家!後來試過再做飲食業,以為做到12個鐘,存摺個數字就會增加,但原來都是一樣!」

    為免繼續做「月光一族」,周秀娜兼職做模特兒,後來轉為全職,上年在書展一炮而紅後,才成功「脫貧」。

    不過,記者以為她賺至盤滿鉢滿,已榮升業主,但周秀娜自嘲仍然是無殼蝸牛。

    「33元剛好勉強照顧家人」

    「大家太睇得起我了,我哪有能力買樓?……香港樓貴租貴,我覺得都是因為這樣,令老闆決定不加薪,轉而剝削最低下層的工人,這不是好fair(公平)的一件事。」

    周秀娜在「民間爭取最低工資聯盟」的宣傳短片中,呼籲支持33元最低工資,認為這個水平,只是剛剛好讓一個年輕人,勉強照顧家人。「我以前掙6000元只可養自己,現時物價都飈升,其實會比我那個年代更辛苦,其實我都好替一班80後、或者90後擔心!」

    回饋社會 沒想會否得罪商界

    拍攝短片力撐33元最低工資,周秀娜是否想過會因而得罪商界、影響星途?「我沒想過這問題,只是因為我經歷過這個(低薪)時期,想把自己的經歷說出來,當作回饋社會,幫助一下其他人吧!」周秀娜說。

     
     

July 31, 2010

  • 未完成

    未完成 – 孫燕姿

    曲: 李偉菘
    詞: 廖瑩如
    編: Kenn C

    *繞個路回家 有些事開始複雜
    拐個彎說話 代表必須長大啦 *

    要確定自己 總好像是來不及
    心情在變化 能否找個人要答案 快回答

    #開始負責任 都不能有點懶散
    雖然私底下 常常讓腦袋在放假 該不該

    這麼說來 對我有期待 不知不覺是改變
    未完成的我 一出現就要有表現
    感覺不錯 生活在世界 未完成是個期待
    永遠做不完 #

    Repeat *#

    想 想平凡
    想 想特別
    我想一切就像 繞個路 拐個彎
    要負責任 別偷懶 在逼著我成長

    這麼說來 自己的期待 有時候我說不出來
    未完成什麼 我會考慮我的直覺
    感覺不錯 生活在世界 未完成是個期待
    永遠做不完 永遠做不完

July 29, 2010

  • 寧靜

    六七月的沙宣道,正是暑假的日子。  偌大的校園,了無人煙,和開課期間的情況大不相同。  但我卻更愛這夏日的寧靜。

    為著考試,總在工作後放假時空閒中到圖書館讀書。  每每在相同的傍晚時分到圖書館,在相同的桌上打開同一套課本,漸漸又同樣地分了心,開始上網Facebook一會。  正當仲夏,晚霞至七點多仍遲暮未退;見窗外天色怡人,很自然便走出花園閒逛一下。  再過一會,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繼續讀書,直到下一次分心。

    暑假中的圖書館很少人,偶或踫上朋友,閒談幾句,已足夠讓我樂上大半天。

    日復日,夕夕如是;這種逸靜和安樂,讓這修行中的我仍可感到平安。 

    生活中的寧靜,更適宜作內在的知性上的馳騁。  原來身處轉變之中,最重要的不是預料之內的準備,而是預計之外的這份平靜。  感謝天主。  這一份心靈上的安樂,也許就是在這變卦之際自己最需要的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