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4, 2012

  • 後極權時代的六四記憶————|

    教會社關組今年大發熱心,要為青年人搞六四記念活動,有圖片展、祈禱會,又印特刊,邀請了我撰短文。我無意潑冷水,但心裡盤算著,對教會而言,這種活動多不會持久,所以勉強花時間完成,期望把握可能是唯一的機會,盡力向未曾認識和關心的青年朋友做一些較有血肉的反省,寫了約1500字,後來籌辦的朋友告訴我,因篇幅關係,文章要刪減,幾經周旋,正文被刪去約三分一,註釋全被刪去。我無意再強朋友所難,但表明會在網上發表全文。在這內地陰影籠罩、被認為是「黨人治港」的年代,本想更多思考港人主體的角度,可惜時間有限,只能稍稍回應「後極權」政治氣氛,重點不單是記念,更是行動。當下仍在工作夾縫中努力,為六月二日祈禱會的點點分享空間作準備。

    ——————————————-
    活在真理中:成為見義忘利的人
    李嘉文宣教師(香港堂)

    與年輕人分享,最常聽到問題是:六四是怎麼一回事?為何要認識和記念?回應第一個問題,可以主動搜集資料;第二個問題是問意義,但最終是問我們本身:我們是誰?我們生命裡有所愛嗎?我們真正關心是甚麼?幾年前有記者問年輕人:認為六四是屠殺抑或維護國家穩定?所得回覆是,兩種看法都不過從自己利益出發:「大家都是平等的…老一輩希望我們瞭解,不代表我要一樣評價;年輕一輩只是旁觀者,不能強迫我有相同反應」。似乎,越來越多人相信這種「客觀理性」:不同人有不同觀點,用不著取捨判斷,潛台詞是「不關我事」。[1] 我無法代這些朋友回答意義問題,但仍想分享作為香港一份子的體會。

    六四發生時我讀小六,只記得沒有卡通片看,電視播遊行、屠殺,大人看得沉重。後來有機會看美國人拍的紀錄片《天安門》,開始自己發掘意義。翻看資料,學潮由八九年四月開始,起初是悼念總書記胡耀邦,漸演變成對國家問題的申訴。學生要求與領導人對話,被家長式態度對待。然後學生宣佈絕食,當局以戒嚴回應。不少人被學生赤誠所感動,看見年青人願意無私地挺身而出,還受武力威脅,市民紛紛上街支援。本來政治冷感的港人也熱血起來,全城不分左中右,都團結為北京學運籌款,又登報聲援,更有兩次百萬人上街。[2] 當時不少人相信,若學運成功,中國民主化,大家就不用怕九七後要面對共產黨。於是,港人前途和中國民主被聯在一起。[3] 然而,六月四日的槍聲使我們驚醒,眼見政權瞪眼否定屠殺,並繼續搜捕異見者,把支持學運定性為反革命,想到不久要面對解放軍入城的現實,憤怒和失望漸變成恐懼與無奈。部份有條件的選擇移民,或投靠這政權;其餘為自保漸變得逆來順受,甚至漸認同政權的謊言:「如果沒有穩定,何來有今天經濟發展?」「我們國家好不容易熬到現在,要體諒國情艱難,容許共產黨慢慢進步,不要一步登天。」[4] 這些說法似是而非,不自覺背叛了廿三年前犧牲的戰友,更把扭曲傳給下一代。[5]

    無論如何,六四的影響仍然存在。六四受害人家屬組織「天安門母親」仍在傷痛中向當局爭取對話、賠償,以及公開悼念摯親的卑微權利;當年被迫流亡海外的異見人士,不少客死異鄉;廿三年前控訴的腐敗,今天變本加厲,豆腐渣、毒奶粉和無理拆遷持續。六四後中國的政治氣氛,與早年東歐相近,共產黨不再期望民眾信仰其思想,反而以物質生活和政治謊言控制社會,鼓勵犬儒或虛無心態。[6] 活在謊言中的人,毋須真心相信國家說法,但要裝作篤信不疑,令每個人都參與壓制他的環境。正如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所說,謊言生活帶來自我認同危機,令人對更高事物失去興趣,令社會人心扭曲、見利忘義。所以他提倡「活在真理中」,不單尋求政治解放,更回歸人性基本。[7]

    因此,我們記念六四,不是懷舊,而是出於人性與道義。親歷六四的人,有責任忠誠地傳遞歷史,不單說明事件發生,更傳遞意義和反省。對不同年代港人來說,記念六四有如一面鏡,反映我們公民質素:我們是否願意向歷史學習,成為負責任的道德人?這不由政權或利益決定,甚至不是一國兩制下最高行為標準,而僅是為了最起碼的人性尊嚴和社會正義。[8] 在經濟發展至上,一片融合與接軌氣氛裡,六四對今天教會的挑戰是:能否活在真理中,拒絕謊言和特權,勇敢向中共說不,向小圈子、功能組別和種種扭曲說不,成為良知的聲音?從八九到零三,從六四到七一,港人正步履蹣跚地走出殖民心態,學習成為公民。不一定要「捨生取義」,但當更多人願意多走一步、「見義忘利」,我們就不怕沒有將來。因為再高的經濟增長,都不及一個體現正義的社會,讓我們可以抬起頭生活,真正以自己所處的地方為榮。[9]

    註釋:

    1. 梁文道:〈我們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原載《明報》2009年6月4日及5日。下載自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3441
    2. 香港教會亦異常熱烈:「五月廿五日,有三百多教牧人員在循道衛理香港堂齊集祈禱後,前往新華社遞交聲明…五月廿六日,突破機構與學生福音團契在維園舉行『中港青年一條心』的聚會。原準備數千人參加的聚會,竟招來超過二十萬人。若不是地方不足,通過電台呼籲青年停止來臨,人數可能還不止這個數目。」陳佐才:〈香港教會與北京民主運動:回應及影響〉,載黃碧雲編:《國難‧民運‧信仰反思》(香港:基督徒學會,1990),59-64。
    3. 某程度言,六四也是殖民統治下港人國族意識的覺醒,不少人自發高舉「血濃於水」口號,高唱《我是中國人》,表明剛獲得「新」身分,都不是北京學生所關注的內容。參梁文道:〈我們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
    4. 評論者陳雲分析,中共長期宣傳國家處過渡狀態,要人民顧全大局,諒解其殘暴行為,容忍人權和自由被剝奪,是爭取穩定建設黨國。陳雲指,有些進步要資源,如醫療和福利,要慢慢來。有些進步不涉資源,反而可節省資源,如逮捕異見人士。中共一味叫人進步,其實是叫人忘記過去政府罪過。氏著:《香港城邦論》(香港:天窗,2011),40-41。
    5. 研究發現,不少中史教科書刻意避開描繪六四經過、責任和相關人物,事件被寫成影響有限的普遍事件。教科書對國家黑暗面輕輕帶過,對正面成就詳加講述,對領導人全盤肯定,反映本土教育為政治服務的趨勢。參黃偉國:〈香港的中國歷史科教科書裡的「六四事件」介乎曖昧與避諱之間?〉載鄭宇碩、羅金義編:《那夜無星:八九民運二十年顧後瞻前》(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9) ,241-256。資深新聞工作者程翔更指出,1992年中共曾發出內部文件,分析蘇東共產政權瓦解後,共產主義面臨根本的質疑,提出用民族主義取代馬克思主義,又以儒家思想取代社會主義。如今看來,共產黨確按這理念培養愛黨的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氏著:〈八九民運在世界史及中國史上的影響與意義〉,載《思》第114期(2009年6月):4。有關當下國民教育的限制和機會,更全面討論可參梁恩榮、阮衛華:《公民教育:香港再造!迎向新世代公民社會》(香港:印象文字;基督徒學會,2011)。
    6. 葉蔭聰:〈尋回實踐勇氣〉,原載《明報》2010年8月2日,下載自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7870。另參劉曉波描述六四後中國社會面貌:「沒有信仰、言行背離、心口不一。人們(包括高官和黨員)不再相信官方主旋律,以利益效忠代替了信念忠誠,私下裏的罵娘、抱怨、調侃…但在公開場合…絕大多數人仍要用『人民日報』的腔調來歌功頌德」氏著:〈後極權時代的精神景觀〉,載劉霞、胡平、廖天琪編:《劉曉波文集》(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10),17。
    7. 哈維爾:〈無權者的權力:紀念揚.帕托切克〉,載崔衛平等譯:《哈維爾文集》(內部交流本,2003)。
    8. 正如劉曉波所言:「消除苦難的有效方法,就是完整地記憶和反思苦難,而拒絕官方灌輸和個人說謊,則是保存記憶和進行反思的基本倫理前提…祗有記住這些受難者,不參與強制遺忘的人血饅頭盛宴,才會有生存的意義和做人的尊嚴可言,才能承擔起人之為人的責任—個人責任沒有替代品。」氏著:〈用真話顛覆謊言制度〉,載《劉曉波文集》,238。
    9. 參陳雲:〈是屠殺,不是六四:史統之興亡與人間正義〉,載《民主戲一場:香港文化與現實政治》(香港:花千樹,2007),67-69。論及國家存在的理由,以及人民對正義的渴求。

    ——————————————-
    對港人六四回憶的詮釋,始於去年預備的這材料:
    《535雙城記》

    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V7AZHvRwo4


    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Ck1O-wx_hM

    另參〈我的六四電影節(II):535雙城記〉
    http://kleeworkshop.xanga.com/749217952/
    〈我的六四電影節〉
    http://kleeworkshop.xanga.com/703689277/

November 19, 2011


  • 底波拉革命
    ———-|

    在忙碌十月收到崇拜講道編更,很快選定經文和詮釋進路:從受壓者角度看聖經人物底波拉的革命故事,真正改變不是靠領袖,而是靠人民醒覺。這幾乎是我大部分信息的基本主題,今次重點是探討人的惰性和改變的動力。

    要從小故事看大時代,題材龐大,內容豐富,所花準備時間比平常多。為了更深刻,不自我重覆,特意翻翻哲‧古華拉(Ernesto Che Guevara,又譯切‧格瓦拉)兩部著作,以及一部關於東南亞國家抵抗西方殖民的歷史著作,讓我對革命和壓迫的經驗有較感性的二手了解。後來選擇聚焦中國香港處境,連結辛亥革命、中共專政、六四屠城和港人心態演變。這是近兩年自己常探問的問題:在我們社會裡,為何這麼多人面對扭曲仍保持沉默?是恐懼?是麻木?是懶惰?有興趣對港人(作為collective person)的心路歷程做歷史研究。

    完成初稿,發現處境應用發揮不少,幾乎佔講章一半,最後挑戰是按經文的框架和敘事軌跡,剪裁處境部分,結果篇幅仍超過三千字。由於很有「負擔」要講,又怕講得不好,三次宣講,五度修改結尾,破了自己紀錄。週六晚堂首次演繹時,長度約三十三分鐘;翌日早堂崇拜修訂後,長度剛過三十分鐘;午堂前再刪枝節,演繹時盡量克制,最後成績二十七分鐘,總算合格。

    回想講章起稿時,遇上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舉,一群好友透過參選和廢票運動帶出教會小圈子特權,看見教會領袖如何對中共多有顧忌,亦有因選委身份在大陸行事方便沾沾自喜,加上教友普遍一知半解,只顧自己友和諧,更覺在扭曲時勢中,普遍人如何服膺強權的潛規則,失去道德勇氣,讓我下筆也沉重起來:

    「經文記以色列人被殘酷壓迫二十年,民不聊生…歷史常見,強權暴政長治久安,源於人民意志消沉。面對壓迫,開始可能反抗,但當扭曲持續,正氣不彰,感官會漸麻木,義憤填胸變成恐懼畏縮,是非模糊。威迫利誘下,部份有條件的會投靠壓迫者,良禽擇木而棲(士4:17);其餘的被孤立,為求自保也會逆來順受,敢怒不敢言,甚至認同壓迫者的謊言:世界係咁、條命係咁…二十年,人民一點一滴忘記上主、忘記公義、忘記自由和盼望…」

    但到寫作後期,看見泛民在區議會選舉空前大敗,很多人甚為神傷,想到公民社會的去向,港人在民主化/非殖化路上還有很多功課要學習,我無意假扮樂觀或悲觀,講章只借用了陳雲一段頗受傳頌的舊文作結,到最後一稿,調子更變得積極起來。散會後有人表示,信息撫慰了傷心的民主派支持者。說實的,面對處境,我作為當局者也迷惘,只盼更多有心人互相切磋打氣。

    —————————-
    講道:底波拉革命
    2011年11月13日 |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午堂崇拜
    經文:士4:1-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QMjxIapNMY

    —————————-
    延伸推薦信息
    張大衛(基督路小教會):好撒馬利亞人遇上基督教選委
    2011年10月23日 | 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委2011諮詢大會(第二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zI8YBYsSZo
    —————————-
    參考資料:
    《時代論壇》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舉二○一一專輯,
    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Channel/ShowPage.jsp?Cid=889&Pid=21&Version=0&Charset=big5_hkscs&page=0
    《青台》基督教功能組別小圈子選舉動新聞,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3BB12FFE7C76E40
    沈偉男。〈基督教教內普選:寸土必爭了甚麼?〉。http://www.inmediahk.net/%E5%9F%BA%E7%9D%A3%E6%95%99%E6%95%99%E5%85%A7%E6%99%AE%E9%81%B8-%E5%AF%B8%E5%9C%9F%E5%BF%85%E7%88%AD%E4%BA%86%E7%94%9A%E9%BA%BC-0
    林行止。〈不近民情彰法理 主張民主莫橫行〉。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08.html
    林國璋。〈行在光明‧無懼黑暗:香港民主苦路十四站(二○一○年六月廿二日苦路默想崇拜)〉。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60319&Pid=6&Version=0&Cid=150&Charset=big5_hkscs
    安徒。〈革命是隱喻,辛亥不是〉。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6794.html
    張鐵志。〈建國百年中真正的夢想家〉。https://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85046701529456
    黃卓楠。〈香港,未完成的實驗、未開始的革命〉。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4197.html
    葉蔭聰。〈尋回實踐勇氣〉。《明報》(2010年8月2日)。
    馬嶽。〈民主派:改革的時候到了!〉。http://hk.news.yahoo.com/%E9%A6%AC%E5%B6%BD-%E6%B0%91%E4%B8%BB%E6%B4%BE-%E6%94%B9%E9%9D%A9%E7%9A%84%E6%99%82%E5%80%99%E5%88%B0%E4%BA%86-213345860.html
    陳雲。〈中產創傷,民粹抬頭〉。http://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E4%B8%AD%E7%94%A2%E5%89%B5%E5%82%B7%E6%B0%91%E7%B2%B9%E6%8A%AC%E9%A0%AD.html
    陳雲。《走出政府總部:做個快樂的抗爭者》。香港:花千樹,2010。
    陳雲。《民主戲一場:香港文化與現實政治》。香港:花千樹,2007。
    陳健民。《走向公民社會:中港的經驗與挑戰》。香港:上書局,2010。
    埃內斯托‧切‧格瓦拉(Guevara, Ernesto Che)。《古巴革命紀實》(Pasajes de la guerra revolucionaria)。張立卉;張文馨譯。台北:聯經,2009。
    埃內斯托‧切‧格瓦拉(Guevara, Ernesto Che)。《玻利維亞日記》(El diario del Che en Bolivia)。陳小雀譯。台北:聯經,2009。
    梁英明;梁志明;周南京;趙敬。《近現代東南亞(1511-199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曾思瀚;吳瑩宜。《士師記的刻劃研究:領袖、女性與家庭的故事》。香港:基道,2010。
    曾祥新。《士師記註釋》。香港:天道,1998。
    潘小濤。《國情2:黨國體制》。香港:紅投資有限公司,2011。
    《我們的七一:廿一世紀香港公民社會啟示錄》。香港:一品文庫,2009。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OUP,2000。
    Boling, Robert G.. Judges: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New Haven;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Che: Part One(2008). Directed by Steven Soderbergh. http://v.pptv.com/show/icUVa2ECmFlS3NZ0.html.
    Che: Part Two(2008). Directed by Steven Soderbergh. http://v.pptv.com/show/4nkurBR66iaiaLCdU.html.


September 29, 2011


  • 擺上檯系列講道
    ———-|

    這是被擺上檯的系列講道。暑假忙青少年工作,近乎沒命,七個星期還要應付五篇信息,講啟示錄,要做更多功課,同工們輪流講,我客串第二講,準備時間是平常的數倍。由於華人教會對啟示錄誤解甚深,要澄清已花一些工夫。在零碎的「空閒」啃掉些新約導論書、啟示錄論著和歷史文獻,對時代背景有更大興趣,尤其公元70年和135年前後兩次猶太革命的社會氣氛,讓我想到很多國家民族的東西。面對宏大而豐富題材和有限篇幅,我一直無法妥善取捨,寫了近千字開場白,其實是讀書報告,結果一半用不著。因為講章要主題鮮明,扣連經文和現今處境,我手上的士每拿教會得四節經文,沒有足夠資源發揮。至講道前一週才找到焦點:「貧窮」,在應用上主要改編自龔老師舊文/1/,集中講經濟神話,是我最無把握一環,要邊讀資料邊寫,參考了許寶強的論著,又借用BBC一套講金融發展史的紀錄片補課。我只在前人的成果上再補上一筆,描述士每拿教會的受苦經驗:「做基督徒不一定人見人愛,有時當教會堅持信念,記念弱勢,自己也會成為弱勢。但這不是自討苦吃,而是延續基督在世上的受苦。這不必要受苦,正好見證時勢荒謬,原來社會信奉的繁榮進步其實充滿殘暴…因著信念,在扭曲時代,士每拿教會選擇站受苦者一邊,結果成為受苦一分子。」

    總結時,嘗試回先知信息主題,強調一種參與歷史的終末信仰:「在啟示錄,作者繼承先知傳統,重點不是預言如何應驗,也不是宿命論:等上帝出手,等上天堂享福。不!先知要人辨識時勢,及時悔改,站上帝那邊。我們是歷史參與者,不是旁觀者。在敬拜中,我們想像力被開啟,有勇氣相信『世界不應這樣』…今天,我們不一定因信仰成為邊緣人,但我們會怎樣選擇?在經濟神話和良心真話間,在權貴和受苦者間,我們會站在哪邊?怎樣見證基督?」

    可惜那星期很多節數都花在會議和聚會中,時間不夠,論說和創意都是有限貨色。有弟兄姊妹反映,背景太豐富,消化不來,但應用部份尚算埋身,我對當中的缺點是十分同意的。我想,七教會的時代背景有很多共通地方,應用上亦離不開書卷幾個重要神學主題,分開來宣講,每個星期都要講一遍背景,才講經文和應用,難免細碎重覆。如果有改進空間的話,太概可以按主題做研經講道,也許較能一氣呵成地扣連異象、處境和神學主題,效果更佳。

    一段沒有用在講章的文字,其實更反映我對時勢的體會。與同期猶太天啟文獻如以斯拉四書、巴錄二書相比,啟示錄對歷史的走向有更多想像力,對我來說,似乎回應著當下社會的宿命和犬懦:

    若啟示錄作者是巴勒斯坦猶太基督徒,他對羅馬帝國的負面經歷就肯定更深刻。在公元一世紀下半葉,由於羅馬派駐的地方官持續施政不善,引起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猶太人持續不滿,釀成公元66-74年的猶太革命。猶太武裝份子以武力抵抗羅馬軍,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侵佔不同據點,謀求自治。文獻記這戰爭非常慘烈,但耶路撒冷的猶太基督徒沒參與這次叛亂,移居約旦河外。最終耶城被毀,其他據點亦相繼失守,其中在一個名叫馬撒的山寨大最慘烈,全城近千人寧死不屈,選擇自盡,只剩兩個婦人和五個小童。這場浩劫震撼整個民族。可以想像,猶太基督徒心情難免更矛盾,他們在革命中進退兩難,可能被同胞指為懦夫、通敵者,要承擔罪咎。仰問蒼天,國家民族和信仰,到底盼望何在?作者把東方信徒經歷的張力和抵抗視野帶到西方,指出在強權下的百姓都要面對戰爭、通脹、饑荒等危機,又提及罪惡之城巴比倫,要人作出終極抉擇:「我的民哪,從那城出來吧!免得和她在罪上有份,受她所受的災殃…」(18:4)面對黑暗時代,同期猶太天啟文獻傾向宿命論的解釋,但啟示錄卻發出先知聲音,強調人可以參與改變,以行動作抉擇(參七教會信息中對得勝者的賞賜,以及12:11)。

    /1/ 龔立人:〈啟示錄與當代社會〉載《勸人與神和好》(香港:香港基督徒學會,2002),105-125。

    ————————–
    講道:士每拿教會(啟示錄七教會系列)
    2011年8月6日 | 循道衛理香港堂週六崇拜
    經文:啟2:8-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HcScxM7V7I

    參考書目
    保羅‧梅爾(Maier, Paul)編。《約瑟夫著作精選》(Josephus: The Essential Works)。王志勇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邢義田編譯。《古羅馬的榮光:羅馬史資料選譯》。2冊。台北:遠流,1998。
    黃根春編。《基督敎典外文獻:新約篇》。4冊。香港:文藝,2001。
    優西比烏(Eusebius of Caesarea, 260-339)。《教會史》。保羅‧梅爾(Maier, Paul)英譯。瞿旭彤譯。北京:三聯書店,2009。
    邢義田編譯。《古羅馬的榮光:羅馬史資料選譯》。2冊。台北:遠流,1998。
    黃根春編。《基督敎典外文獻:新約篇》。4冊。香港:文藝,2001。
    黃錫木主編;周健文,岑紹麟副主編。《新約背景文獻選輯》。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00。
    蘇維托尼烏斯(Tranquillus, Gaius Suetonius)。《羅馬十二帝王傳》(Vitae Duodecim Caesarum)。張竹明;王乃新;蔣平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張曉校。《羅馬軍隊與帝位嬗遞:從奧古斯都到君士坦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黃錫木;孫寶玲;張略。《新約歷史與宗教文化導論》。香港:基道,2002。
    楊共樂。《羅馬史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羅德尼‧斯塔克 (Stark, Rodney)。《基督教的興起:一個社會學家對歷史的再思》(The Rise of Christianity: A Sociologist Reconsiders History)。黃劍波;高民貴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孫寶玲。《啟示錄:萬主之主》。香港:明道社,2007。
    曾思瀚;吳瑩宜。《啟示錄的刻劃研究:英雄、女性與國度的故事》。香港:基道,2009。
    楊牧谷。《基督書簡:啟示錄的七教會書信》。台北:校園,1990。
    包衡(Bauckham, Richard)。《政治中的聖經》(The Bible in Politics)。廖惠堂譯。香港:基道,2001。
    漢斯—約阿希姆‧哈恩(Hans-Joachim Hahn)。《給尤斯圖斯的啟示錄》(Umkehr in Babylon)。李秋零譯。香港:基道,2001。
    鄧紹光編。《認知解讀啟示錄》。香港:基道,2002。
    Koester, Helmut.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Early Christianity. 2nd ed. vol. 2: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New York;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00.
    Schnelle, Udo. The History and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Writings. Translated by Eugene Boring. London: SCM, 1998.
    Theissen, Gerd. A Theory of Primitive Christian Religion. Translated by John Bowden. London: SCM, 1999.
    ______. Fortress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Translated by John Bowden. Minneapolis: Fortress, 2003.
    Beale, G. K.. The Book of Revelation. NIGTC. Grand Rapids; Carlisle: W.B. Eerdmans; Paternoster, 1999.
    Boxall, Ian. The Revelation of Saint John. BNTC. London: Continuum, 2006.
    Charles, R.H.. The Revelation of St John. ICC. Edinburgh: T&T Clark, 1920.
    Ford, J. Massyngberde. Revelation. AYB.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June 3, 2011

  • 我的六四電影節(II):535雙城記———-|

    《5月35日》(Der 35. Mai oder Konrad reitet in die Südsee)是1932年的德國童話。535是虛構的一天,不存在於公曆,意思是「甚麼都有可能發生的一天」。這書在大陸被禁,因為中共在網上全面封殺64內容,網民就借535記念。

    今年被邀請在不同的教會青少年群體裡分享,為了在有限時間裡交待事件經過,並稍為回應年輕一代「關我乜事」的疑問,早前花近兩個月工餘時間搜羅剪輯了30分鐘珍貴片段,嘗試從香港人角度重溫這被禁制、恐懼和否定的荒謬記憶。在敘述/詮釋六四同時,也嘗試揭露詮釋者(香港人)心態的演變。詮釋者須要被解構,因為我們從來不是白紙一張,不是「中立」的局外人,而是歷史的參與者。

    1989年春夏之交,一個不存在的日子,香港,曾這樣與北京相遇…


    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V7AZHvRwo4


    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Ck1O-wx_hM

    片子嘗試處理一個基本問題:「何解今天成為禁忌?」進一步是問:「為何當年那樣,今天變成這樣?」也可拆解成小題目,例如當年香港這樣大規模運動的社會與心理成因,以及其後種種改變的軌跡。這樣,探討歷史問題就不限於22年前北京的一件「遙遠」事件(對青少年來說如是),而是涉及所謂後過渡期香港的社會歷史。

    影片片段來自不同前輩的努力,正如網友所言,這只是雞精版,描繪一個概略的畫面。在教會分享時會嘗試引述文獻補充。但願有志的年青人可以自己再深化認識,閱讀過去,也閱讀今天,有良心,有立場。甚至可發起一個詢問老師長輩的行動,問問他們對六四的經驗和看法,以及當中理據。

    ——————————————–
    我的六四電影節(I):http://kleeworkshop.xanga.com/703689277/

    影片來源:
    《流浪的孩子》。監製羅恩惠。香港:我要回家運動,2009。相關網址:http://www.homecoming.org.hk/?page_id=29
    《天安門》(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Produced and directed by Richard Gordon and Carma Hinton. Brookline, MA: Long Bow Group, 2005。相關網址:http://www.tsquare.tv/chinese/
    《鏗鏘集:悲哀的香港人》。編導張國良。監製蕭景路。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1989年7月13日。
    《鏗鏘集:走過二十年(二):解結》。編導潘達培、薛友德。監製梁慶華。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年5月25日。
    《鏗鏘集:走過二十年(四):守望》。編導薛友德、杜紹玲、潘達培。監製梁慶華。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年6月8日。
    《今夜不設防》。主持:黃霑、倪匡、蔡瀾。監製趙汝強。編導梁麗容。香港:亞洲電視,1989年。
    《議事論事》。監製:馬占威。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
    《頭條新聞》。監製:王祿霞。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
    now新聞台、無綫新聞及資訊部、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新聞片段。


April 17, 2011

  • 再講約翰福音———–|

    兩年前在梁發堂實習,十多個星期裡,有機會以自選經文和題目講五堂崇拜的道,決定集中宣講約翰福音,雖不算是系列,但背景和主題上有連續性,既可節省釋經時間,也給我一次探索機會,對那時香港社會氛圍作粗淺的神學反省。

    兩年後,在香港堂再有機會詮釋約翰福音,處理一個經典段落:耶穌醫治天生失明者的故事,是影響我很深的其中一段經文。印象中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1980年舊作《狂牛》(Raging Bull)片末字幕也引用這經文(焦點在9:25那天生失明者甚具實存色彩的對白),可見其文化影響力;還有好些牧者的講道,從9:1-6耶穌回應門徒的討論,處理教會信徒平日「講多過做」的問題,擲地有聲,讓年少的我印象猶新。預備講章時,深感珠玉在前,又體會到經文素材豐富,描寫細膩,加上時間嚴重不足,頭腦閉塞,頗有壓力。那幾個星期,光是開會和處理雜務已花盡大部份有質素時間,最後只剩大約兩天寫稿,還要同時兼顧成年和青少年不同處境,構思應用時幾乎無法集中。其實起初編更我只是在兩個少年群體宣講,但後來為同工兼講中堂崇拜,整個思路即被成年處境牽著走,心底總覺得對不起少年人。最後,同一段經文變成兩份講章。

    在中堂崇拜講章中,我嘗試以敘事裡天生失明者周遭的社會環境作焦點,帶出光明黑暗兩世界的對比。這主題在約翰福音很重要,讓我想到今天公民社會的重要障礙,就是主流論述傾向愚民化,在不對等討論環境中,當權者用所謂「客觀、理性、中立」限制不同意見表達,透過把對手標籤為「非理性」,拒絕重要的公眾討論。其實這可能更反映在教育上,討論不同議題時,一種各打五十大板,最後擁抱主流論述的結論往往被看為「客觀、理性、中立」,最易打分,實則可能是自求多福的抽離,無助建立承擔社會的倫理品格。在這氛圍中,真理不一定越辯越明,因為主流論述不假設其擁護者要對他者(尤其弱勢群體)有更多責任,要向異見者開放,或者為別人多走一步,反而會指控對手搞破壞、搞對抗,帶來更多對立。真理不一定越辯越明,因為我們傾向把自己當作絕對標準。這時,信仰對我們的挑戰是看見生命真相,承認自己不是孤絕的真理代表,而是在關係中被接納和被需要的人,由此學習聆聽和愛護他者。在經文中,天生失明者被無理地看為問題人物,被談論,被定罪,被排斥,但他忠於身體經驗,沒有扭曲自己人格,透過與法利賽人的討論,他不但開啟了肉眼,更開啟了心眼,對耶穌有不一樣的認識。他的遭遇,卻更顯出法利賽人的不可理喻,代表著一個叫人窒息的黑暗世界,完全忘記他者,忘記受苦者。

    完成中堂講章後,借用了一晚一早的休息時間,再完成少年崇拜講章。面對更有限時間,最好方法是古老的講故事方法:第一身自述,用天生失明者角度敘述,可省去很多長氣分析,邀請會眾直接代入被排斥者感受,帶出排斥別人的荒謬,以及對生命的接納和反思。結果只講了十二分鐘,破了過去宣講的紀錄,現場反應是目瞪口呆,還好是帶領回應敬拜的同工替我進一步「處境化」。

    時間所限,能完成任務已很滿足,惟兩份講章的寫作只能現買現賣,未能有更多修改,思路上仍有發揮和整合空間。

    ——————–

    講道:看出一點真
    2011年4月3日 |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中堂崇拜講道
    經文:約9:1-12,30-33

     

     ——————–
    延伸閱讀:
    Leung Hiu King:〈抵抗「地產霸權」的意義〉,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0150124921813668
    鄧小樺:〈臨界點上,歷史性的113〉,《明報》2011年3月13日,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2/4/n6qm.html
    陳景輝:〈力有幾重?從誇張放大到視而不見〉,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0150131395088010
    雷子樂:〈3.6奇遇記:示威者警署新體驗:14歲童被警「兇」:你乜事呀?〉,《蘋果日報》2011年03月19日,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319&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5090001
    Man Ho Fung Anthony:〈我在台十天後對日地震事件的反思〉,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11812935497359

January 11, 2011

  • 下一站,天國!———-|

    執筆之際,想起去年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那些日子,連續四個星期共六堂崇拜要講道(其中一次是吃雞),另還要審閱青少年導師一篇講章(結果是大幅重寫,做到半夜),期間更有其他日常工作,還要為2011年的崇拜編更,還要預備兩個群體的查經材料,想不到自己是如何走過來?只記得運用了工作管理兩大絕招:提早預備和資源共享(一雞多食),這裡是其中一次經驗。

    〈下一站,天國〉這講章早在十月初確定講道編更表時便已開始預備,經文選取路加福音一段,記耶穌受難,是教會年曆基督君王日的經課,重點大概是透過受難敘事揭示基督的君王身份。另外,由於這亦是收割節感恩主日,也要回應特別主題。

    想到感恩、受苦與宣認基督為王三者的關係,我嘗試拒絕一種簡化的綜合:因基督受苦,我們得平安喜樂,所以宣認祂為王,所以感恩。我想,對一個扭曲時勢來說,這種私人化理解有甚麼貢獻呢?可能只是讓更多「上岸」教徒邊說感恩,邊冷眼旁觀身邊不幸。也許這評論不夠公允,但我是從路加看到基督透過受難對周遭不同角色發出邀請,天國之門正開展,十字架是一次相遇,凡與受苦基督團結的人,都能成為其中一員。風格上,我是按著當時社會事態,從維權人士的遭遇詮釋整個受難敘事的經驗,特別聚焦於趙連海事件/1/。當時,還未有保外就醫。

    最後,我以記念受苦者來回應感恩論述,在教會場境中,這種神學詮釋大抵較抽象,也由於要照顧多方面主題,思想上未把握得好,週六晚堂的表達火氣有餘,但對一些朋友來說不易掌握。次日早堂勉力修改,增加了轉折句和提示用語,讓不同概念互相呼應,但現在聽來,始終枝節太多,主線未夠集中,而且還好像過於嚴肅。

    到十二月廿六日再講耶穌出生敘事,我悔改了,還是集中火力講故事,以人物和情節來帶出主題,效果較好。

    /1/ 參胡力漢:〈由順從到叛逆—從原告到被告的心路歷程〉,《明報》2010年11月14日。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13/4/l8jr.html

    ——————-
    講道:下一站,天國
    2010年11月21日 | 循道衛理香港堂早堂崇拜
    經文:路23:33-4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7b4xomPhT8

     

December 29, 2010

  • 聖誕之後———-|

    感謝影音同工不辭勞苦,給我抓來剛過去主日的講道影片,是這年最後一主日的講道,也是首次踏足午堂台板。

    對一些人來說,午堂崇拜有如電視的黃金時間,人數多,期望大。有同工問我:是否擔憂?我想,我最擔憂是:1)逾時;2)內容自我重覆,沒有火;3)表達欠佳,該弄清的沒有弄清。

    我是一收到講道編更便選取經文,構思大綱的人,這回選了馬太一段,是想要在聖誕日後的崇拜,延續聖誕故事的討論。對我個人來說,讀過Theissen的《福音中與初期教會政治》,更感興趣是經文的社會政治背景。然而,在寫作過程中,最為難是要同時回應教會指定主題「更新文化、互相建立」,配合全年事工主題「更新教會文化‧重整屬靈氣質」,這是全年壓卷之講。然而,太2:13-23整段都只講嬰孩耶穌一家逃難,沒有明顯資源回應群體。差不多翻遍手上的釋經書,又重溫Stendehl當年有關出生敘事的經典文章(載黃根春老師編選的《二十世紀馬太福音研究文集》),材料不錯是很豐富,但只能開主日學或釋經講座,卻不足以寫講章,因為焦點不清晰。最後,發現經文裡的人民/受苦者最觸動我。這些日子在讀《亞洲處境與聖經詮釋》,滿腦子都是人民,不單是民眾神學家所談馬可福音的ochlos,也包括被揀選的laos。Dhyanchand Carr的文章”A Biblical Basis for Dalit Theology”剛巧提到馬太福音,更新了我的想像,想起伯利恆屠殺的受害兒童家長,便借題發揮。最後,校對週刊靈音稿時發現自己對主題的詮釋某程度竟與另一傳道人不謀而言,更添我信心,相信上主有東西要我們反省:要更新和建立的不單是教會,更是社會!

    內容上,記念受苦者這主題在我的講道和信仰反省中並不新鮮,重要是如何深化,並連結經文和會眾處境,在有限時間裡,我提醒自己,若不能進一步深化,就寧願簡潔一點,留下空間。因此,寫作最後幾天,我是大刀闊斧地修剪枝節,又盡量克制演繹,避免過份發揮。從影片時間看來,這大概是成功的。唯一不足是,在時限中,二千多字逐字講章字句計算得太精,演繹時不免多望稿。對於一些同道來說,這甚至可能未達水平呢。

    下次宣講是1月9日少年崇拜,盼能實驗一下,進一步縮減講章內容,留下更多發揮空間,看看可以怎樣演繹?

    ——————-
    講道:聖誕之後
    2010年12月26日 | 循道衛理香港堂午堂崇拜
    經文:太2:13-2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HCwJRA0MFE

     

December 5, 2010

  • 精益求精,深入淺出?———-|

    這是一次較挫敗的講道經驗。

    是十月的事情,為少年崇拜預備經卷系列講道,不經不覺到第五講。之前是試驗性質,原計劃與同工一起做,但講完教牧書信同工便打退堂鼓,原因是擔心風格不協調,更重要是講章設計難度頗高,二十分鐘要介紹書卷,有資訊,有反省,更要進入少年群體的語境,要有適切的笑位(爛gag),殊不容易。也許是我自討苦吃,但想到少年群體(尤其少年團契)沒有太多機會系統地認識聖經,好多朋友可能連基本印象都沒有,所以我仍嘗試在暑假後自行開發這系列,從創世記開始講,希望可以給他們留下至少是片面的印象,甚或能「活化」他們當中的聖經。

    在有限神學訓練裡,舊約/希伯來聖經研究不是我那杯茶,手邊的書又不多,只能借助一些流行讀物的成果,包括E. A. SPEISER(Anchor Bible)及NAHUM M. SARNA(JPS)兩部commentary的導言,以及Brueggemann的導論式著作,還有李熾昌老師的《古經解讀》,對我影響也深。從猶太民族亡國經驗閱讀創世記以至整個五經,又讀了《地產霸權》,讓我想到香港人在殖民/再殖化經驗下的身份和故事,包含土地、家園、歷史、記憶等熱門反省元素,普羅大眾作為弱勢者的故事,足與主流論述構成鮮明對比,這種具時代性的對照讓我非常興奮。然而,落筆後才發覺素材太多,自己消化得不夠,整個思路與少年人的日常經驗相距太遠,後來也選不到很具代表性的經文,結果從經文引伸的神學反省,也和我本來的主線不大配合。在有限時間內,雖然早在星期初便完成初稿,本寄望能再調整,但之後卻因感冒擱置,至崇拜當天仍狀況不佳,勉強支撐。現在聽來,便發現可能資訊太多,反省太深,所以很多團友到後段都目光呆滯。

    前天遇見神學院師兄,聽我籌備這樣的系列講道,便同情地搖頭歎息:「你一定不甘於平板的介紹,要有反省和研究成果,還要進入少年群體的語境,甚難!」說得也是,從啟蒙到認知,從認知到反省,總有個過程,二十分鐘哪能做到這麼多?

    這兩天剛完成五經第二卷的講道,已盡力簡化,並在應用上貼近少年群體,務求稍為收復失地。當中種種學習,有空再記。只是想起有團友向我表示:「你的講道是否會放上網?我很努力聽,但追不上,可否補課?」真叫我汗顏。一來是她看來認真的態度,二來是我仍未夠深入淺出,有待努力。

    親愛的少年人,你們還要忍耐呀,好歹我也要講完五經才會檢討,嘿嘿嘿!

    ————————————
    講道:經卷系列- 創世記

    2010年10月9日 | 香港堂少年崇拜講道
    經文:創12:1-5; 15:1-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e5QyNd6TCo

     

     

September 20, 2010

  • 誰可改變?————|

    教會讀經表主題是「順服的悔改」,不知怎地就選了書信那一段經文,大概想順便練習社會歷史進路詮釋,講講腓利門書。參考了一些有關奴隸制與羅馬社會經濟的著作,又嘗試細看腓利門書背景,才發現短短廿多節經文,很多基本細節都未有學術共識。相比傳統說法,我選取了Fitzmyer在Anchor Bible commentary裡的分析,綜合一世紀法學家Proculus有關出走求助奴隸的討論,以及Pliny the Younger(A.D. 61–112)為一為被釋奴隸向主人Sabinianus寫的求情信(Ep. 9.21,24),推斷腓利門書中的奴隸阿尼西謀,不是偷走被捕後才在獄中遇見使徒保羅,而是專程前往尋求協助調解。

    花了好些力氣和篇幅做釋經,尤其一些背景推論,不知是講章結構和宣講時間上的限制,抑或對近期社會現況的體會,寫作時總有揮之不去的鬱悶。在講章近尾聲時,得知主任牧師正準備以早前馬尼拉人質事件為題,在講道中回應,讓我這畏首畏尾的同工也不甘後人,勉力在講章中加插相關反省。我是這樣相信,回應社會重大議題,是教會應作的本份。

    這時才體會神學訓練的可貴,能以整合事件與書信背後不大明顯的神學母題,加插得不算突兀。事實上,早一星期已被少年團契邀請,就有關事件作簡短回應,參考了好些文章和背景,又得力於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的網上材料(他們長期關注菲律賓本土人權狀況),這番工夫沒有白費,讓我在預備講章的尾聲,心裡有一個底。

    最後段以歷史的詮釋作為後設框架,回應教會讀經主題,表明在腓利門書的社會處境中,文獻所反映的「順服」和「悔改」都有其限制,但其信仰精神才是今天要繼承的部份。近日讀J.B.Metz的《歷史與社會中的信仰》(Glaube in Geschichte und Gesellschaft, 1992),更相信記念受苦者歷史的重要,在這想像力越趨收窄的日子裡,盼能想得更多。

    結尾模仿史泰龍經典電影《洛奇第三集》的名句,是神學院好同學Henry跟我開過的玩笑,謹此鳴謝,難忘那段自由奔放的美好時光!

    —————————
    講道:誰可改變?
    2010-09-05 |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中堂崇拜
    經文:門21-25

     

     

May 31, 2010

  • 猛火快炒———-|

    在教會,接受日常編排以外突如其來的工作(例如當崇拜主席或講道),行內人叫「食雞」。接受「食雞」訓練,是當傳道人必經之路。對新人來說,最大挑戰是經驗短淺,沒有存貨,要即炒即賣。

    這次是自告奮勇的「食雞」。一個星期四下午,負責該週少年崇拜講道的同工突感不適,要中途返家。完成當晚工作後,我不期然捧著聖經讀一遍有關經文,這是經卷系列第二炮,講提摩太後書。心想萬一要我講,能否在當中找到合用材料?上次講提摩太前書,使用社會歷史詮釋演繹,對我來說已經講盡教牧書信在少年群體中應用的框架,要是照辦煮碗再來一次,豈不成了「翻叮」的舊貨?

    然而,讀來又有另一番體會,提摩太後書所展現傳統遺訓的文學特色,包括其對人生的體會,以及文字所呈現世界,與我認知的少年人經驗和處境,呈現一種特殊距離和張力,想著想著,一度興奮得不能入睡。

    第二天下午問候同工狀況,不甚理想,同工表示打算待星期六早上身體稍為恢復才動筆為講章拼搏。我建議,與其讓病者擔憂,不如由我頂替,至少還有多一天時間準備(後來發現同工延至週一才好轉,似乎「食雞」還是主動的好)。

    閉關大半天,把前一晚想到的幾個要點化為文字,又向少年團契導師徵求例子,最後一點4:6-8更借用了當年盧院長/會長培靈會講道的詮釋。我對自己說:這是猛火快炒,不求精緻,但求有飯開。抱這心態,竟能在六小時內完成初稿。回家本來想修改,卻有筋疲力竭之感,這種疲倦竟蔓延至大半個星期六。演繹的時候勉力提神,在有限準備下,由於沒法把講章進一步去蕪存菁,我最擔心是沉悶和超時,幸而真實情況還不算太壞。

    完成了少年崇拜,再為另一群體Soul甦Sunday思想應用例子,面對著時間限制和會眾反應,變成更多臨場發揮,分享心底話和經驗,不知能否對他們有幫助?有趣是,種種偶然下,那天竟同時包辦結他伴奏、講道和帶查經。好一場不分台前幕後的災難,希望事情不要重演吧。

    —————————
    講道:提摩太後書[經卷系列]
    2010-05-15 |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少年崇拜
    經文:提後1:11-12; 2: 20-21; 4:6-8

    「我為這福音奉派作傳道的,作使徒,作師傅。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1:11-12)

    「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2:20-21)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4:6-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pzpfxYUbBM